技能培训有哪些科目?
技能培训的科目包括:
1、助力变革推动,按照变革导入、变革设计、变革推动的战略落地类课程。
2、依据市场导入阶段、系统建设阶段、业务推广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不同专业和岗位任务的需要开发对应的业务落地类课程。
3、以素质模型为基础构建的全员职业素质类课程。等多类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课程。
有很多科目的,只要是有市场的有需求的,都会有相对应的科目培训,比较常见的有厨师培训、美发师培训、彩妆师培训、美容师培训、叉车培训、电焊工培训、油漆工培训、木工培训、砌筑工培训、镶贴工培训、管道工培训、推拿培训、针灸培训、***师培训、蛋糕师培训、会计从业培训、程序员培训等。
技能培训科目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类、就业促进类、高新技能类以及服务生活类等多种不同的类型,这也是技能培训的四个主要分类。
技能培训的主要特征为针对性比较强,而且学时非常短,对某个领域有专门的重点突破。一般来说,技能培训主要有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注重对员工个人本职工作以及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有:车工、铁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锅炉设备装配工、电机装配工、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工仪器仪表转配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摩托车维修工、精密仪器仪表维修工、锅炉设备安装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手工木工、精细木工、音响调音员、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等。职业技能培训,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国家规定一些职位必须经过职业培训,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
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多少学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之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之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新员工入厂的三级安全教育一般规定多少个学时?
1、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复工、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厂级安全教育一般由企业安技部门负责进行,时间为4~16小时。讲解应和看图片、参观劳动保护教育室结合起来,并应发一本浅显易懂的规定手册。
车间安全教育由车间主任或安技人员负责,授课时间一般需要4~8课时。
3、根据安监总局第3号令颁布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1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